详情
吉林:“参粮轮作”示范区增产32%!

  农田种植人参后再还田种植玉米,能否提高产量?近日,吉林省农业农村厅、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国家工程研究中心、吉林省参业协会、吉林农业大学等单位,组成专家测产验收组,在集安市财源镇对吉林省农业科学院(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)承担的2023年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——“‘参粮’轮作模式技术推广”项目示范区参后地玉米进行了现场测产验收。结果显示,财源镇财源参场参后地玉米亩产达835.55公斤,比普通农田单产提高31.9%,增产效果显著。

图片2

图为 吉林玉米丰收

  在测产现场,测产专家组组长王立春研究员兴奋的说:“通过示范区测产结果,结合前期多点监测结果显示,普通农田经过种植人参后,土壤改良效果明显,对后茬作物玉米、大豆等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。”

  世界人参看中国,中国人参看吉林。人参作为吉林省优势特色产业,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家禁止利用采伐迹地种植人参,林地种参面积萎缩,吉林省人参产业因林地和土地资源的限制而受到严重影响。近两年,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李刚研究员带领的研究团队,通过在吉林省人参主产区白山市抚松县北岗、大方、抽水以及靖宇等多点多区域系统调查研究表明,普通农田种植人参后,土壤中全磷、有效氮、有效磷、有效钾、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有明显提升,耕层厚度显著增加,土壤紧实度降低,利于后茬玉米、大豆等作物的生长与产量的提高,“参粮轮作”增产效果明显。

  “参粮轮作”模式的技术推广与研究,对于准确掌握种植人参后土地还田的土壤结构和产量等有关情况,缓解当前人参产业发展用地紧张问题具有重大意义,对促进吉林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。

  声明:以上文章来源凤凰网吉林,如涉版权,请通知0537-3163974删除。

相关资讯
文章评论
下滑加载全部评论
已加载全部评论
发表评论
0评